博客來e-coupon 到風雨中來做我的愛人-佛羅斯特詩集
到風雨中來做我的愛人-佛羅斯特詩集
到風雨中來做我的愛人-佛羅斯特詩集 評價
網友滿意度:
看書是一個最快增加"經驗"和"想法"的方式
你想過的、不曾想過的,
都有各式各樣的人把不一樣的體驗分享給大家
這也是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讀書的原因~
但是讀書真的不能挑食,偶爾各式各樣的書
都要稍微看一下,才不會說在些關鍵時刻
缺了判斷的依據或概念>_
像是這次看了覺得很有收穫的到風雨中來做我的愛人-佛羅斯特詩集
就會是我想推薦給大家的書~
不知道就偏好而言看官喜不喜歡呢?
畢竟也要有愛才能把書看下去嘛!XD
另外附上我常用的折價券網站~
加入@Line粉絲團就能夠輕鬆拿~
推給大家試試看囉;) 博客來e-coupon傳送門
到風雨中來做我的愛人-佛羅斯特詩集
就是愛手作-橡皮章動手趣!刻出屬於你的正字標記 ![]() |
一把美工刀削出可愛小動物:我的第一本木雕手作書 ![]() |
商品訊息功能:
商品訊息描述:
《到風雨中來做我的愛人-佛羅斯特詩集》Robert Frost: Selected Poems
這是很久以來在美國寫出的最好的詩。
──葉慈
他是美國詩歌新潮流的領袖,
一生榮獲四次普立茲詩歌獎,
更獲四十餘所大學授予榮譽學位,
他,是二十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詩人--羅伯特.佛羅斯特。
他的首部詩集就贏得各詩人和評論家的熱烈討論,
他的經典詩歌,每個學童都能隨口背誦,
他自然流暢的文字,無法讓人不喜歡。
他,是擅長把日常語言化成詩的魔法詩人--羅伯特.佛羅斯特。
內容大意:
我將會一邊嘆息一邊敘說,
在某個地方,在很久很久以後:
曾有兩條小路在樹林中分手,
我選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行走,
結果後來的一切都截然不同。
──節自<未走之路>
〈未走之路〉好比〈靜夜思〉,是每個美國小朋友都會朗朗上口的詩,也是佛羅斯特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詩。本書以此為名,精選出五十多首他的必讀詩作,這些必讀詩作,分別來自佛羅斯特的五本詩集:《少年的心願》,《波士頓以北》,《山間低地》,《新罕布夏》〉,及《小河西流》,本書也以詩集名稱,按出版時間順序分為五單元,讓喜愛讀詩的人,在品嚐字句之間的優美與深意時,也能感受到詩人的心境轉變。全文以中英對照的編排方式,看佛羅斯特如何以樸實無華的語言,把生活的經驗化為最深刻的智慧。
本書特色:
★精選二十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詩人佛羅斯特50首經典短詩作,擁有一本小書,就擁有詩人畢生精華。
★知名譯者做序,導讀佛羅斯特生平、詩歌特色與藝術追求。
★中英對照,20世紀美國桂冠詩人 × 21世紀華人界翻譯名家!擦出跨時代的文學花火!
★書背精緻布紋,與封面壓紋設計,用質感展現經典魅力。
★隨身一冊方便攜帶,走到哪裡,都是閱讀的最佳場所!
作者介紹
羅伯特.佛羅斯特(Robert Lee Frost)
羅伯特.佛羅斯特於1874年3月26日出生在舊金山,是20世紀受歡迎的美國詩人之一。他前半段的人生曾從事記者、教師,也在新罕布夏州經營農場,但這一切都與願相違,使他鬱鬱寡歡。不過也因為這些日子,讓他親近了鄉村景色與自然風光,影響他未來詩作的呈現。1912年,佛羅斯特決定全心投入創作,賣掉農場,辭去教職工作,舉家遷移到英國,更在1913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《少年的心願》(A Boy's Will),引起評論家廣大的關注;緊接著出版的《波士頓以北》(North of Boston)更令人耳目一新。三年後他載譽歸國,成為美國詩歌新潮流的領袖,作品開始被大量出版,漸漸成為享有世界聲譽,極深受讀者歡迎的美國一流詩人,更四度榮獲普立茲詩歌獎。
其作品除了上述二本,還有1923年《新罕布夏》(New Hampshire)、1928年《小河西流》(West-Running Brook)、1936年《山外有山》(A Further Range)、1942年《見證樹》(A Witness Tree)等。著名詩篇如〈雪夜在林邊停留〉(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)、〈金子般的光陰永不停留〉(Nothing Gold Can Stay)及〈未走之路〉(The Road Not Taken)等。
導讀始於歡欣,終於智慧
世間有兩種現實主義者,
一種拿出的馬鈴薯總是沾滿了泥,
以表明他們的馬鈴薯是真的;
另一種則要把馬鈴薯弄乾淨才感到滿意。
我傾向於第二種現實主義者。
在我看來,藝術要為生活做的就是淨化生活,去蕪存菁。
──佛羅斯特
佛羅斯特善於從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中,發現詩的情趣與哲理,也因為他將藝術視為「淨化生活」的過程,所以他的詩往往是心境的隱喻,譬如<補牆>中的牆,暗示著人與人之間的隔閡,<摘蘋果之後>的「睡眠」和<雪夜在林邊停留>的「安歇」,則象徵了死亡。
本書收錄佛羅斯特50首詩作,平均的取自他於1913年所著的首本詩集《少年的心願》、1914年敘事詩集《波士頓以北》、1916年《山間低地》、1923年《新罕布夏》及1928年的《小河西流》。是他從倫敦初試啼聲,到評論家無不熱烈討論,並逐漸享有名譽的各階段經典作品。
其中最有名的一首──《未走之路》,是任何一位美國學童都能隨口朗誦出來的經典詩作:
「金色的樹林中有兩條岔路
可惜我不能沿著兩條路行走......」
一個旅人來到金色樹林的岔路上,他沒有把握走哪一條才好,旅人最後選擇了一條杳無人跡的道路,把另一條路留給未來,雖說這樣......
「但我知道人世間阡陌縱橫,
我不知未來能否再回到那裡。」
而進入那條道路,是踏上美好旅程?還是後悔的抉擇?誰知道呢,旅人也許會在未來的某個早晨,一邊嘆息一邊敘說:
「在某個地方,在很久很久以後:
曾有兩條小路在樹林中分手,
我選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行走,
結果後來的一切都截然不同。」
因為那天早晨的一念間,改變了旅人的一生。表面上,佛羅斯特只是描述「旅人在樹林的岔路前踟躕不決的心情」,卻其實探討著人生道路上的得失,每個人有不同階段的抉擇,而每個階段的「得」,也都因為過去的「捨」而達成,但「得到」與「捨去」的事物,有誰好誰壞嗎?佛羅斯特的答案很明顯,他用「那天早晨兩條路都鋪滿落葉,落葉上都沒有被踩踏的痕跡。」兩句道出,每條道路都是平等的,同時也說明了他的人生態度。
曾有評論家說:「佛羅斯特先生懂得如何用最少的語言表達最多的思想和感情。」佛羅斯特的詩句不僅如此,口語化卻不失韻感,讀起來流暢自然也充滿聯想的魅力。在文學的金色樹林中,如果你想選擇一位20世紀的詩人作品閱讀,那麼前方沒有岔路,肯定要認識「美國詩歌新潮流的」的領袖詩人佛羅斯特!
編/譯者:曹明倫
語言:中文繁體
規格:平裝
分級:普級
開數:12.7cm*16cm
頁數:320
出版地:台灣
商品訊息簡述:
- 作者:羅伯特.佛羅斯特
追蹤
- 譯者:曹明倫
- 出版社:遊目族
出版社追蹤
- 出版日:2016/8/5
- ISBN:9789861900650
- 語言:中文繁體
- 適讀年齡:全齡適讀
到風雨中來做我的愛人-佛羅斯特詩集